行走先行区 | 青岛港:中国自动化码头的“拓荒者”-行业动态-新闻-企多网
推广 热搜:

行走先行区 | 青岛港:中国自动化码头的“拓荒者”

   日期:2024-06-20     浏览:10    
核心提示:行走先行区 | 青岛港:中国自动化码头的拓荒者王惠2024-06-20 11:50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惠当前,我们持续推进自动化码头智能化发
 

行走先行区 | 青岛港:中国自动化码头的“拓荒者”

王惠2024-06-20 11:5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惠 “当前,我们持续推进自动化码头智能化发展,加快岸边装备高阶自动化研究,推进新型水平运输装备等研发,推进自主研发的智能管控系统在国内外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岸边、堆场、水平运输作业效率,预计今年陆续还会有新的突破对外公布。”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团委书记、自动导引车主管张常江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

6月17日至6月21日,“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潍坊、烟台、青岛、日照,围绕推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招商引资,对这4个城市的跨国企业、外资企业和开放合作平台进行观摩。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青岛的第一站。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位于青岛前湾港区南岸,岸线长2088米,码头前沿水深-20米,可停靠24000TEU(国际标准箱单位)集装箱船,设计年吞吐能力520万TEU,是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首个“氢+5G”智慧绿色码头,也是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自动化码头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彼时的青岛港没有专用的集装箱码头,也没有桥吊等专业机械,只能利用外国货船上自带的起重机实施吊装。

在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情况下,2013年10月到2023年12月,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攻破了曾“受制于人”的关键技术和重要装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全自动化到全国产全自动化的跨越。码头生产现场从人员密集作业变为空无一人,作业指令从人工谋划变为系统生成,设备运行从司机驾驶变为自动运行,作业效率较传统码头提升了30%,节省人力80%。

2024年,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目标吞吐量比2023年提升了30多万标箱。今年1月到5月,码头吞吐量同比增长17.3%,作业效率同比增长6.7%,最高作业效率达到60.2自然箱/小时,第十次打破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

在创新的道路上,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从未停歇。“以我们正在进行的全自动跨运车项目为例,为了实现海关查验区内货物的自动化搬运和智能化管理,我们引入全自动跨运车,实现货物从进港到查验,再到出港的全自动无人值守搬运,可以大大提高查验效率,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缩短货物在港停留时间。”张常江表示,“除了新型的全自动跨运车设备研究,我们还针对性开发了该设备的调度系统,实现管控软件与硬件的同步突破,助力码头实现全场景自动化,为自动化码头创新发展打造示范样板。”

张常江补充道,“岸边装备高阶自动化研究、新型水平运输装备研究与应用将为自动化码头的全场景自动化发展带来新的创新推动,也将助力码头在智能化方向上快速前进,推动码头更加安全、可靠,作业效率不断提升,为国内外自动化码头建设提供更多创新参考。”

作为全国首个经行业评审认定的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企业,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将低碳节能贯穿到了操作全过程:全港光伏改造项目约8600平方米,年发电能力超过17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吨;开发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能源管理系统,争取能源管理和系统能耗最优化,每标准箱减少约3.5公斤的碳排放量和0.11公斤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建成全球首创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示范段),整套系统采用电力驱动,与传统燃油集卡运输模式相比,每自然箱能耗降低50%以上,噪音降低75%,从根源上解决尾气排放问题。

张常江表示:“有‘问题’的地方就会有需求,有需求才会有解决方案。未来,我们会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提升码头智能化、绿色化程度,不断提升码头生产作业效率,持续刷新装卸作业效率世界纪录。”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和个人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打赏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微信支付宝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7028834号 | 51LA统计
Powered By QIDUOWANG Powered By QIND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