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医政寒流不止,韩国究竟何恙-国际新闻-新闻-企多网
推广 热搜:

【国外】医政寒流不止,韩国究竟何恙

   日期:2024-04-07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31    
核心提示:4月10日,韩国将进行第22届国会选举,总统尹锡悦迎来期中考。一道难题就是韩国的医政寒流仍在持续发酵,这也是影响此次国会选举
  4月10日,韩国将进行第22届国会选举,总统尹锡悦迎来“期中考”。一道难题就是韩国的医政寒流仍在持续发酵,这也是影响此次国会选举的重要话题。韩国医学院计划扩招导致医疗界集体罢工已有40多天了,不仅超过90%的韩国医生仍未返岗,韩国40所医科大学的教授也开始提交辞呈,首尔5家最大综合医院的手术减半。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他们和家属自是心急如焚。

   “扩招旨在维护国民生命健康,如果医生反对,政府不得不反问:国民生命的价值是否仅限于此?”4月1日,尹锡悦就医学院扩招计划导致医疗界集体罢工一事道歉,并向医界发出反问。

   3058人——自2006年以来,韩国医学院每年的录取人数就定格于此。政界几番试图改革,都因医界抗议不了了之。尹锡悦政府的扩招计划再掀风云,结局是韩国医政界将达成一定共识,还是依旧“原地转圈”?

  “政治筹码”

   这场医政寒流的起点,正是医学院扩招计划。韩国政府2月6日提出,从2025年起,全国范围内的医学院每年将扩招2000人,从现行3058人增至5058人,增幅达65%,持续5年。

   随之而来的便是汹涌的医生辞职潮,拉响了韩国医疗危机的最高级别警报。因医生离岗问题而将警报上调至“严重”,在韩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医学院扩招是韩国政府一直想推行,但始终未能实现的计划。

   自1998年以来,韩国医学院便再未进行过扩招。受“医改风波”等影响,2000年至2006年间,韩国医学院招生名额不增反减,由3273人缩减至3058人,并保持至今。2020年,文在寅政府曾提出计划从2022学年开始,在10年内共计扩招4000名医科学生,遭到韩国住院医师与实习医生的强烈抗议与无限期罢工,最后因新冠疫情而不得不搁置。

   文在寅政府2020年提出每年扩招400名,就已经招致医界的强烈反对;如今,尹锡悦政府直接将年扩招数提高至2000名!在扩招这一议题上,韩国政界似乎多年处于“妥协者”的角色,为何这次如此硬气?

   这需要放在韩国第22届国会选举在即这一大背景中进行观察。目前,尹锡悦所属右翼国民力量党所占议席低于共同民主党,要改变“朝小野大”的格局并非易事。因此,引发医疗风波的医学院扩招计划,也是提升国民力量党支持率的“政治筹码”。

   说医学院扩招计划“深得民心”并不为过。从2018年到2022年,韩国医院拒绝救护车的案例多达3.7万件,其中三分之一的拒收理由是缺乏相关医生。当前,韩国民众对因缺乏医生而导致的诸多医疗事故愤恨不已。韩国保健医疗工会2023年12月进行的调查显示,89.3%的韩国民众赞成医学院扩招。根据盖洛普的最新数据,受益于此次医改计划,尹锡悦政府的支持率已从2月底的29%飙升至39%,尹锡悦政府以“医疗界斗不过国民”等言论进一步捆绑民意,努力证明自己与国民站在同一边。

   但也有专家认为,随着罢工事件的发酵,民众判断趋于理性,可能会将“看病难”归咎于政府处理不力,继而对尹锡悦政府产生负面影响。另有专家指出,医界一直是右翼的重要票仓,与医界“撕破脸”将给尹锡悦政府带来一定损失。大韩医师协会3月20日表示,该组织将团结韩国14万医生的力量,开展敦促尹锡悦政府下台的运动。有分析认为,从暂缓吊销行医执照,到组建“建设性的咨询机构”与医界沟通,当前尹锡悦政府似乎准备寻求一种更温和的方式“下好这盘棋”。

   毕竟,罢工的不只是医生。自尹锡悦上台以来,韩国社会出现了多次行业大罢工,如2023年的教师行业大罢工、卡车司机大罢工,以及近期发生的公交车工会大罢工。总之,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下,医疗危机若局面失控,一定会影响国民力量党的大选选情。

  两份“药方”

   韩国政府表示,扩招医学院学生,是为应对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韩国很可能将在2025年迈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而目前平均每千人仅拥有2.56名医生,在发达国家中排名垫底。预计到2035年,韩国将出现大约1.5万名医生的缺口。在韩国,从接受大学通识教育到成为一名专科医生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尹锡悦表示,即使从现在开始扩招,10年后医生才能有所增加,扩招计划无法推迟。

   面对这份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药方”,韩国医生却给出了完全相反的判断。大韩医师协会医疗政策研究所2020年12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随着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预计从2027年起,韩国将出现医生供过于求的情况。“我们不缺医生,我们缺的是合理分配。”首尔国立大学医院的一名教授说。韩国医界认为,以增加医生数量去解决结构性问题只是隔靴搔痒。

   在韩国,私立医疗机构占到90%以上。有专家分析,在这种以市场化竞争主导的私立体系中,医院的盈利被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这进一步导致了供给的错配。

   在科室平衡方面,自费项目多的皮肤科、眼科和整形科是私立医院的盈利主体,相关科室医生收入高,这导致韩国整形医生数量过去10年几乎翻了一番,皮肤科医生数量也增加了约40%。而妇产科、儿科等在韩国被称为“基本医疗”,医保报销比例高,医生薪资相对较低,因此这些科室常常陷入“医生荒”。

   此外,韩国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且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各区、郡以及城乡间在医生数量、医疗设备等资源方面的不平衡极为严重。韩国健康保险审查评价院2020年的统计显示,排名垫底的江原道高城郡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仅为0.45人,排名第一的首尔市钟路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却多达16.29人。

   针对上述结构性问题,韩国医界开出的“药方”是政府应增加医疗财政支出,从薪酬分配方面进行改革,改善儿科、妇产科等提供基本医疗的科室的工作条件,并对在偏远地区服务的医生提供经济支持。他们认为,盲目扩招可能引发过度医疗,从而加重医保系统的财政负担,同时还可能降低医学院的教学质量。

   其实,无论是政府的“药方”,还是医界的“药方”,都能为韩国医疗问题“刹刹车”。现在双方势不两立,多选题搞成了无选的死题,这是双方不同的利益导向所致。

  一个“蛋糕”

   医生是“白衣天使”,而在韩国,医生还被称为“白衣贵族”。

   韩国医生享有高收入和良好的社会地位。据统计,韩国医生人均年薪为19.3万美元,大约是韩国人均年薪的5.5倍。“医生”在中小学生和高中生最想从事的职业中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五。

   从“白衣贵族”这一称号,便可一窥韩国过度市场化的医疗体制。有专家称,在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中,医生会支持更多同行从业,因为这可以减少他们的工作量,而薪水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在韩国,医疗本身就是商品,医生团体扮演的角色不是专业集团,而是利益团体,医学院扩招意味着更多的竞争对手和更少的利润。

   有专家点评称,当前韩国医生的心态是典型的“挤公交效应”——上车就盼关门,生怕后来者与自己分享“蛋糕”。“蛋糕”,除了经济利益外,还有精英团体想要捍卫的阶层归属感。韩国医院呈资本垂直支配结构,以财阀级大型医院为顶端,延伸至最底层个人诊所,这种结构日益固化。这就意味着,短缺却稳定的医学院招生数量,让医疗领域中的资本流动更为“可控”,也让医疗界精英人士的地位凭借着“物以稀为贵”而更为牢固。如果更多的人“上了车”,则意味着变数。

   这场医政寒流,也将韩国社会的阶层固化之痛暴露无遗。韩国统计厅2021年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六成韩国人认为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上升可能性不高。在医疗界、法律界、金融界等领域,高昂的学费、资本的控制等,都让韩国普通民众在阶层跨越的高门槛前望而却步。这也就不难理解,已身处待遇优渥的医疗界的医生们不愿分享“蛋糕”,那些经过数年努力将走上金字塔尖的未来医生们也不愿再有人来分一杯羹。

   但毕竟,医疗关系到生命。在韩国民众看来,医生们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置危重病人于不顾,是典型的利己主义。对于谁应为韩国医疗界长期罢工承担责任,韩国媒体发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19%的调查对象认为是政府,37%的调查对象指向医界,41%则认为双方都有责任。

   当前,韩国国会选举已进入倒计时,究竟谁能赢下选举尚有很大悬念。除了持续发酵的医政风波,韩国的通货膨胀也让国民颇为不满,此前尹锡悦就因“总统大葱”事件遭全民声讨。而军案在身的韩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李钟燮仅上任25天就辞职,也引得舆论汹涌。内政外交问题相互交织,都是尹锡悦所在的国民力量党面临的考验。

   政客重选举,医生保“蛋糕”,民众要看病……韩国医政矛盾由来已久,走向难料。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原地转圈”久拖不决,付出代价的还是韩国老百姓。

   (本报记者 阮紫嫣)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和个人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打赏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微信支付宝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7028834号 | 51LA统计
Powered By QIDUOWANG Powered By QIND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