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济南机场北路与321省道西南角附近,占地约40亩的“沙漠”尘土飞扬。这里是挖泥烧砖留下的坑洼地,曾经蓄满的黄河水蒸发后形成无人管问的沙漠。
机场北路与 321 省道西南角,紧邻路边是一片面积约40亩的“沙漠”。起风时,沙尘漫天飞舞。据了解,该处“沙漠”是抽取黄河水经沉淀蒸发后所形成。11日,济南市环保局、高新区渣土办等部门称将前往现场核查,找到责任方尽快处理。
【一片荒漠】沙地里踩上脚印 遇风几分钟就抹平
11日,机场北路与321省道路口附近,二三十米宽的路面上,大货车呼呼行驶,带起一片沙尘,眯得过路市民睁不开眼睛,只能捂着口鼻快速跑到一边。
在机场北路西侧,是一大片黄色沙漠,细沙被风刮到路面上。这片沙漠面积近40亩,有4个足球场大小,里面零星有几棵枯草。靠近路边的一块约10米高的广告牌下方,在风力作用下还形成了一座半米高的小沙丘,风力强劲的时候,细沙能被刮到两三米高。
穿过一片树林,走进这片小沙漠,沙子极其细小,一脚踩下去会留下约3厘米深的脚印。在大风的作用,能看到细沙贴着表面飘动,不到5分钟时间,踩下的脚印就被细沙重新掩埋覆盖,丝毫看不出踩过的痕迹。
【成因始末】两公里外抽黄河水 沉沙填平两米深坑
“家里的窗户根本不敢开,半天时间地面上就会出现薄薄的一层细沙。即使不开窗户,一天下来窗台上也会有沙尘,更别提在外面晾衣服了。”新黄村一村民说,他曾见过风最大的时候,“就像沙尘暴一样,附近半空都是灰色的”。
沿机场北路向南行驶,小沙漠边缘是五六米高的渣土堆,没有覆盖防尘网,周边还有两三米的深坑。据知情居民介绍,该位置先前挖泥烧制砖块,多年后形成一片坑洼土地,平均两米深。“去年春天,有人铺设了大管径的管子,从西边两公里外的黄河抽水,连续抽了一个多月,整个大坑都满了。之后再也没有人管”。
几个月后,风吹日晒,坑内水分蒸发,只留下黄河沙。至今也没有相关人员来处理。该居民称,黄河沙颗粒极细,如果覆盖一般的防尘网不会起太大作用。
【部门回应】地处章丘与高新交界 多部门称不知情
对此,章丘高官寨镇一工作人员介绍,小沙漠所在地原先属于章丘,土地归新黄村。2016年初,该地区划入高新区,暂由遥墙街办管理。记者又联系遥墙街办,一工作人员称目前还在交接,有关“沙漠”的具体情况不清楚。
“沙漠扬尘的出现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属于施工工地渣土管理范畴,不过辖区内出现扬尘隐患,我们也会去现场核实并协助相关单位处理。”高新区渣土办一工作人说。11日,济南市环保局一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会前往现场,寻找相关单位或责任人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