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HQ是什么?
原来,TBHQ是特丁基对苯二酚的英文简称,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酚类抗氧化剂,常用于防止油脂氧化变质。
为什么要加TBHQ?
要知道长期食用变质油脂或含有变质油脂的食物,会造成胰脏、肝脏和肾脏损伤,有害健康,所以有哈喇味的油或食品,千万不能吃了。
原本植物油中含有一些天然抗氧化剂如生育酚、生育三烯酚等成分,可以一定程度上减慢油脂变质速度。但随着植物油精炼程度的加深,这些天然抗氧化成分会随之损失,降低油脂抗氧化的能力。
所以,向油脂中添加抗氧化剂,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当含有TBHQ的油脂将要变质时,TBHQ会牺牲自己,首先被氧化,从而避免油脂酸败,延长食品保质期。抗氧化剂也不止TBHQ一种,有学者对比了油脂中TBHQ和其它一些常见抗氧化剂(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生育酚(Toc)、茶多酚(TP)、迷迭香酸(RosA))的抗氧化能力,发现TBHQ的抗氧化效果是最佳的。
使用情况
自1972年美国FDA批准TBHQ作为抗氧化剂加入食品中后,因其出色的抗氧化能力,陆续被中国、巴西等许多国家批准使用,但日本一直没有批准。2024年时还出过一个新闻,知名辣条品牌“某龙”出口日本的一款产品,因检测出含有TBHQ被召回。
这是典型的国内外法规不同造成的事件,同样的辣条,出口美国可能就合法,但出口日本就是不合格产品,这种情况不算罕见。同样的道理,在日本售卖的某事薯片,配料表中不含TBHQ,也是正常的。
在我国,TBHQ被允许加入到食用油、坚果、方便面、薯片、辣条等许多食品当中,最大使用量为0.2g/kg。如果你细心观察,含油量比较高的食品品类中,往往能发现TBHQ的身影。

还能不能吃了?
TBHQ在美国已有50余年应用历史,我国也已有30余年,人们对TBHQ的研究已经较为完善,当我们通过食物摄入TBHQ后,其会通过血液分布全身各处。经过2-4小时后绝大部分即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根据其安全性评价,在限量标准范围内,摄入TBHQ是相对安全的。
我们与其担心薯片或者辣条中添加TBHQ的现象,不如多关注长期熬夜、喝酒、高油、高糖、高盐饮食给身体带来的明确伤害,更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