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五大主要作业海域中,远东渔区以106.73万吨产量稳居榜首,其中狭鳕就捕获83.31万吨,占该区域总产量的78%。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鲱鱼产量同比增加8900吨,达14.38万吨,显示出该种群资源的良好恢复态势。真鳕捕捞量3.61万吨,构成高价值鱼种的重要补充。
北方渔区以7.77万吨总产量位居第二,其中真鳕5.47万吨、黑线鳕1.21万吨的捕获结构,反映出北大西洋冷水鱼类的传统优势。西部波罗的海区域实现2%的稳定增长,小鲱鱼和波罗的海鲱鱼分别增加400吨和700吨,推动总产量升至2.34万吨。
最显著的增幅出现在亚速海-黑海渔区,26.1%的同比增长使该区域产量达到1.27万吨,其中凤尾鱼单品种贡献1.15万吨,同比激增2400吨。伏尔加-里海流域则凭借鲱鱼1.96万吨(+2900吨)的优异表现,实现10.7%的整体增长,总产量突破2.14万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远洋船队的突破性进展,在外国专属经济区及公海区域捕获6.96万吨,较去年同期猛增3.0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