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明晰各方责任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校外集中供餐单位、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要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等负责制,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完善膳食委员会、学生代表等参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制度,配优配强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严格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落实原料进货查验,确保食材来源可溯,加工制作、餐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加强人员管理、规范操作流程、落实清洁消毒等各项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病毒传播及食品安全风险。推进营造广泛参与、共同监督的浓厚氛围,构建共治、共享的校园食品安全等工作格局,全面建立“家校社会共治”环境。
二、强化风险防控
1、开展风险隐患自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校外集中供餐单位、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在开学前后要组织进行全面自查。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辅料,把好食品原材料采购关;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特别是米、面、油等大宗食材以及干蘑菇、木耳、花生等易受潮霉变的食材;不采购、加工四季豆、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校园禁用、慎用高风险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不得制作未经许可的冷荤类、生食类、裱花类食品;食品原材料贮存要严格按照常温、冷藏或冷冻要求分开保存;加工制作过程中,食材处理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严禁使用浸泡时间过长的木耳等食材,食物烹饪要烧熟煮透,避免加工不当造成食物中毒。
2、做好设施设备维护。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校外集中供餐单位、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要对加工经营场所、餐饮具、刀具、砧板、容器具、冰箱等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消毒,达到相应清洗消毒效果。彻底检查“三防”设施设备配备情况,检查冷冻冷藏设备运行情况,测试温度是否达到贮存食品温度要求,检查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设备运行情况,确保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3、严格从业人员管理。开学季,针对从业人员流动大,要及时组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和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工制作规程等内容进行岗前培训考核,提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健康及晨检管理制度,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要取得有效健康证明。
三、饮食习惯养成
1、养成好习惯。春季气温回升,细菌繁殖加快,容易导致食物腐败变质,尤其是中小学生、幼儿园孩子胃肠功能较弱,较易发生季节性腹泻。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光顾路边摊,引导开展“文明用餐、光盘行动”,养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
2、要合理膳食。每日膳食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适量吃鱼、禽、蛋、瘦肉,饮食有度,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食物,不食用“高盐、高糖、高油”等不利于健康的食物。
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