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严格把控采购关
餐饮服务单位采购食材要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禁止采购来源不明的食材;严禁经营非法捕捞渔获物、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杜绝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学校食堂、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农村自办宴席、单位食堂等消费者集中区域,不得在食材中使用野生菌类。采购进口冷冻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食用散装白酒或泡酒应采购标识标签齐全,基酒、泡制材料符合规定的酒类。
2
规范储存科学管理
餐饮服务单位要定期清理库存食品,发现有变质食品和食品原料的要及时销毁,禁止使用过期食品、“三无”食品。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材,尽快置于冰箱贮存(冷藏温度的范围应在0℃~8℃、冷冻温度的范围宜低于-12℃),并尽量做到分隔或者独立包装,避免交叉污染。烹调好的食物在室温下存放不要超过2小时;使用禽蛋前,应清洗禽蛋的外壳,必要时消毒外壳;破蛋后应单独存放在暂存容器内,确认禽蛋未变质后再合并存放。
3
规范操作严格管理
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控制食物加工制作关键环节,加工制作食品要烧熟煮透。配足配齐加工制作和供餐需要的餐饮具清洗水池,并保持专用。刀具、砧板(菜板)要生熟分开,用后及时清洗消毒、通风晾晒,防止混用,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使用工业酒精、醇基燃料的,应加入颜色进行警示,对储存容器进行标识,防止发生误饮醇基燃料中毒事件。餐饮服务单位禁止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防止发生亚硝酸盐中毒事件;谨慎制作、食用酸汤子、酵碴子等发酵米面食品。不要长时间泡发木耳、银耳等。
4
养成良好就餐习惯
消费者应避免在无证流动摊贩购买食品;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菌类。鼓励餐后打包,倡导绿色环保,杜绝餐饮浪费行为。
5
强化维权意识
在食品经营场所消费时,应主动索取消费票据等有关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拨打电话12315或12345进行投诉举报。就餐后一旦出现胃肠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不适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就近就医,并注意保留消费凭证、病历、化验报告、可疑食物等相关证据。餐饮服务提供者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报告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