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成功解析毒氟磷在水体环境中的转化过程及其风险-国内资讯-资讯-企多网
推广 热搜: 深圳  山东  机械  包装机  济南  包装  天津  手机电玩城  YG8C钨钢/YG8C板/YG8C棒/  Cr12Mo1V1日加热销,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成功解析毒氟磷在水体环境中的转化过程及其风险

   日期:2025-02-17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浏览:13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成功解析毒氟磷在水体环境中的转化过程及其风险时间:2025-02-17 13:45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成功解析毒氟磷在水体环境中的转化过程及其风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时间:2025-02-17 13:45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利用13C稳定性同位素结合高分辨质谱成功解析了国产创制农药毒氟磷在水体环境中的潜在转化产物,通过ECOSAR模型预测了转化产物对三种非靶标水生生物的毒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环境领域TOP期刊Water Research上,为农药环境降解归趋、转化产物鉴定及风险评价提供新思路。
 
  毒氟磷(Dufulin)作为一种高效的植物抗病毒剂,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其在环境中的归趋行为,尤其是转化产物(TPs)的生成机制及水生生态毒性尚不明确。毒氟磷在非生物降解过程中会生成一些转化产物,这些产物由于潜在的毒性,可能对生态系统构成较大的环境风险。因此,深入研究毒氟磷的环境行为及其转化产物的鉴定与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该研究通过毒氟磷在水体环境中的降解行为,采用不同降解动力学模型描述了其光解、水解过程。首次利用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MS)技术结合13C稳定同位素标记方法,对毒氟磷及其降解产物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和定量分析,共鉴定并确认了毒氟磷的6种转化产物,其中有5种是首次发现,进一步提出了毒氟磷在水中主要为还原裂解、氧化、消除和脱乙基等非生物转化路径,为更深入理解其环境归趋提供了理论支持。此外,ECOSAR模型评估结果表明,其中2种转化产物的对斑马鱼、大型溞和绿藻的生态毒性可能高于母体化合物,这一发现对毒氟磷的环境风险评估具有重要警示意义。
 
  本研究利用13C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手段在农药未知转化产物筛查识别方法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方法无需标准品比对,即可辅助对潜在的转化产物进行结构确证,有效解决了农药转化产物识别难题,显著提高了未知化合物的鉴定效率,也为其他农药转化产物的鉴定及毒性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博士生于博驰为论文第一作者,刘新刚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32261133527)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5.123150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和个人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微信支付宝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7028834号 | 51LA统计
Powered By QIDUOWANG Powered By QIND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