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所创新引领,花鲈养殖产业实现“芯”突破-国内资讯-资讯-企多网
推广 热搜: 深圳  山东  机械  包装机  济南  包装  天津  手机电玩城  YG8C钨钢/YG8C板/YG8C棒/  Cr12Mo1V1日加热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所创新引领,花鲈养殖产业实现“芯”突破

   日期:2024-12-10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浏览:14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所创新引领,花鲈养殖产业实现芯突破时间:2024-12-10 09:42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花鲈(俗称海鲈)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所创新引领,花鲈养殖产业实现“芯”突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时间:2024-12-10 09:42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花鲈(俗称海鲈),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其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抗风浪能力出众,既适宜陆基池塘,又适于深海网箱养殖,是现代化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的优选品种。据统计,2023年花鲈产量24.69万吨,产量位居全国海水养殖鱼类前三。
 
  广东省作为全国花鲈养殖第一大省,仅珠海市斗门区花鲈年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在保障全国水产食品供给中发挥关键作用。但近年来花鲈养殖产业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花鲈种质质量退化严重,导致生长速度减慢、抗病能力降低、病害频发;养殖模式单一,养殖水质恶化、尾水超标排放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花鲈养殖产业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为了破解这些难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组织花鲈基因资源评价与遗传育种创新团队,聚焦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深化所企合作,以珠海市斗门区规模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珠海粤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粤顺公司)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携手周边养殖企业,共同推动广东省花鲈产业的振兴。
 
  1.“芯”品创制,花鲈选育实现突破
 
  构建了花鲈种质资源保存与精准评价技术体系,突破了花鲈全基因组选育技术,创制出以生长为主效性状的花鲈优质新品系“南饶1号”,生长速度提高18.2%,成活率提高21.6%,实现了省内规模化全人工繁育,不仅填补了广东省花鲈鱼种苗培育的空白,也为现代化海洋牧场花鲈高效养殖提供了种质新材料。通过应用无携带病毒的优质苗种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在2020—2022年间累计筛选出了1.25亿尾2.0 cm以上不含神经坏死病毒及真鲷虹彩病毒的优质苗种,并以示范点为中心进行推广示范养殖,养殖成功率提高了50%,成活率较普通苗种提高了35%以上,成效显著。
 
  2. 模式创新,生态养殖效益显著
 
  南海所根据示范点区域水质及养殖模式特点,创新性地建立了半咸水池塘立体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池塘中的附生藻类、有机碎屑、腐殖质、残饵等有害物质,实现了水质的净化和水体环境的改善,有效提高了花鲈养殖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自2020年以来,该养殖模式通过示范点的辐射推广,已累计覆盖超过1.3万亩养殖面积,花鲈养殖成活率提高了15%以上,养殖户收益得到了显著提升。
 
  3. 防控升级,病原检测安全可靠
 
  自示范点建设以来,南海所与粤顺公司紧密合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明确了花鲈产业中频发疾病的致病病原,制定了科学的防疫方案,编制了针对病毒和细菌疾病的应急防控手册,有效提高了花鲈养殖的成活率。制定了花鲈产地检疫规程,规范了花鲈苗种检疫操作流程,在广东和福建等地进行应用及推广,检测覆盖率提高30%,协助养殖户筛选无病毒花鲈亲本和苗种,并获得90%以上养殖户的认同采用,为养殖户苗种采购和养殖过程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4. 授人以渔,产业人员技能升级
 
  南海所采取集中授课、现场交流、实地指导等多种方式,连续5年在斗门区乾务镇开展乡村振兴科技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海鲈苗种培育、养殖模式、病害防控、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使花鲈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南海所的系列举措为花鲈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将继续深化与粤顺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强化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优良苗种和先进的养殖技术模式,推动花鲈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和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和个人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微信支付宝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7028834号 | 51LA统计
Powered By QIDUOWANG Powered By QIND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