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12月上旬,按照《湖北省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组,对全省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管理领域35项(襄阳市3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现场实地察看等方式,从标准化试点基础工作、标准的实施、试点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估,其中程河柳编省级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提升柳编产业发展质量水平。襄州区“程河柳编省级农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自2022年获批立项以来,通过省、市、区标准化部门搭建标准化技术服务平台,省标准与质量研究院、市标准化所等多次深入指导帮助,程河镇委、镇政府多方投入加强柳编标准化设施建设,程河柳编行业协会、襄州区聚通果木农业合作社牵头制订《地理标志产品 程河柳编》省级地方标准、《程河柳编加工技术规程》襄阳市市级地方标准,通过在生产经营中实施全过程的标准体系,统一规划,统一柳条种植标准,统一生产资料,统一产品标准,统一技术培训,推动柳编从原始粗放型向标准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促进柳编产业提效增值,切实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助力“三产”融合,推动编织技能提升和就业创业增收,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程河柳编作为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以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为契机,不断探索制作《程河柳编标准化种植加工》数字视频课件,将非遗传统工艺与工业加工、技术创作紧密结合,深入开展柳编标准化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传统手工技艺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三产融合实现农民富。培育农家乐3家、新发展农民合作社5家。发展休闲采摘、赏花、康养等乡村文化旅游新业态,深度融合农文旅产业齐头并进。辐射带动留守妇女贫困户就业人员2000多人次、残疾人辅助性就业300多人次,为留守妇女、困难户、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渠道,实现家门口就业。
实施“标准化+产学研”,培育非遗传承人和传播传统文化。与省内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高校签订研学合作协议,在高校成立柳编非遗工作室4个,参与程河柳编研学活动的达5000多人次,线上线下累计培训省内高校研学学生2万多人次;建立柳编非遗工坊工作室6所,与省内大专院校合作研发设计文创产品、工艺艺术品,拓宽产品种类,大大提高了柳编产品的附加值,订单量增加,凸显了品牌的吸引力。2022年度,襄州区程河柳编非遗文化中心获评襄阳市首届“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融入程河柳编的高校产学研文创作品《汉江湿地涟漪起——柳暗花明又一村》获得2023年湖北省大学生文化创意大赛一等奖,获得2023年度“才聚荆楚·创立方”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创业之星”荣誉, 获2024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省赛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1项,辐射带动地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大大提升。(王小莉 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