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大市场成为非洲大机遇
市场监管总局助推中非市场规则规制相容互通
本报讯(记者 何可)近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9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中非合作论坛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蒲淳在会上表示,加强中非市场监管合作,对帮助“非洲制造”提质升级,进一步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非洲大机遇具有积极意义,将为非洲国家、为中非共逐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据介绍,市场监管领域多项对非合作举措被纳入此次北京峰会成果,包括实施中非质量提升计划、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设立中非标准化合作与研究中心和中非贸易数字化互信验证平台等,进一步助推中非双方市场规则规制相容互通。
蒲淳说,“中非质量提升计划”系列对非合作举措,有机衔接,立体贯通,综合运用标准、认证、检验检测全链条质量工具,包括基础性研究、能力建设培训、小而美项目和示范性工程,措施务实,内容丰富,弥补质量领域援助非洲的空白,深受非洲国家欢迎,践行了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
目前,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是非洲农产品出口第二大目的地。此次峰会上,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中,包括实施10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体现了中方对非洲发展的坚定支持,也展示了中非合作的新方向和新重点。
据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刘健男介绍,非洲联盟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多次表示,希望加强与中国质量政策的协调。市场监管总局积极响应非洲民生和发展需求,聚焦“质量提升”,针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清洁能源、能力建设等实施“小而美”项目,帮助非洲农田种得更好,食品检测更准,能源更清洁,发展水平更高,以实实在在成效,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改善当地民众生活质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发展经验很适合非洲国家参考。当前,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正在推进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协调包括标准、规制在内的贸易规则。刘健男说,市场监管总局将探索和非洲国家共同研制技术标准,共建检测实验室,加强产品溯源,以一个又一个“小而美”项目,切实促进中非“两个大市场”融合发展,提升中非28亿人民福祉。
此次峰会还提出,要实施兴农惠民伙伴行动,建设10万亩中国农业标准化海外示范区。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非洲地区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深化中非双边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是助力非洲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通过国际合作推动中国标准海外应用、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重要渠道。
据刘洪生介绍,我国在赞比亚选择小麦、玉米、辣椒、万寿菊等大宗粮食和经济作物,深入实施中国农业领域的相关标准,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田间管理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动标准化种植和示范推广工作。下一步,将适时拓展标准化示范区领域和范围,高质量完成10万亩示范区建设任务,为深化中非农业合作贡献更多标准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