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成为宁夏文旅“紫色名片”
——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侧记
A- A+
□本报记者 贾润梅
贺兰山东麓,曾经的戈壁荒滩,如今铺展开一幅葡萄藤编织的绿色发展画卷:近4万公顷酿酒葡萄基地,年产葡萄酒1.4亿瓶,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这里已成为中国葡萄酒的一张亮丽名片。
8月9日至11日,440多名国内外嘉宾齐聚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参加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会上公布,2023年度“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达330.07亿元人民币,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七。
酒旅融合见证生态之变
葡萄园里一片翠绿,游客在藤蔓下采摘、拍照;地下酒窖里,橡木桶内酝酿着美味的葡萄酒……在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废弃矿坑修复后建成的志辉源石酒庄引来众多游客。
葡萄美酒,折射生态之变。近年来,宁夏将葡萄酒产业和黄河滩区治理及生态恢复结合起来,集中建设了195千米酿酒葡萄种植长廊。在“深沟浅种”种植方式和节水灌溉技术助力下,荒滩变成绿洲,曾经的废弃矿坑变成了旅游景点。据统计,依托发展葡萄酒产业,贺兰山东麓已有2.3万公顷荒滩披绿。
博览会期间,葡萄酒庄让外国嘉宾流连忘返。“酒庄风格各异,有的是中式园林,有的是线性结构,有的与连绵起伏的贺兰山相映衬。”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总干事约翰·巴克说。
近年来,宁夏将打造贺兰山东麓世界级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纳入文旅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葡萄酒庄在“酒旅融合”中迸发出发展活力。
长河落日,黄河奔腾,大漠星光……众多葡萄酒庄与其他景点串珠成链,成为亲子采摘、研学实践、自酿酒体验的好去处。目前,宁夏已建成葡萄酒庄130家,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由旅游带动的葡萄酒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0%。
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本届博览会集中发布了葡萄酒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设计、新装备“五新”成果转化项目,并专门设置了“五新”成果展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10所高校院所及42家酒庄企业展出了130多件创新产品,涵盖葡萄白酒、复合果酒、新口味白兰地等多元化产品,以及智能酿造技术与新型农业装备。
“这款机器人顶端集成了高光谱相机,用来检测葡萄叶片病虫害发生情况,下面集成了两个雷达相机,用来识别路径并自主行走,机器人一发现病虫害,种植户就能收到预警信息……”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数字化与信息化创新团队成员杨淑婷向记者介绍了“酿酒葡萄病虫害监测机器人”。目前,宁夏农林科学院研发的这款机器人已推广应用于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农情监测。
“贺兰山东麓产区开展的一系列全产业链的科技探索创新,为挖掘产区风土优势提供了科学系统方案。”农业农村部葡萄酒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段长青表示。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期间,依托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众多专家深入宁夏酒庄开展技术指导,为宁夏创建葡萄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出谋划策。
富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我每年在葡萄园务工8个月,月收入6000多元。”在吴忠市红寺堡区一家酒庄务工的李向琴正在操作园区的灌溉设施,她告诉记者,“附近村庄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工作都和葡萄酒产业相关。”
从种植、采摘、酿造、运输到销售,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工作岗位超过13万个。
“酒庄的活儿很多,通常能从每年2月忙到年底,我们的收入也很稳定。”在志辉源石酒庄附近的银川市镇北堡镇德林村,村民刘辉和老伴儿在酒庄做保洁,每人月薪4000元;儿子儿媳在酒庄做运输,每人月薪6000元。
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宁夏还开发出葡萄酒观光体验工厂、葡萄酒庄精品民宿酒店等附属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银川市西夏区昊苑村分布着19座酒庄,有近1200公顷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去年,我们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两万元,大部分收入来自葡萄酒相关产业。”昊苑村党支部书记曹东旭说,昊苑村是个移民村,刚搬来时这里还是片沙土地,如今建起一座座酒庄,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村民就业。村里发展葡萄酒品鉴、农事体验、特色民宿等休闲度假新业态,年旅游收入超500万元。
目前,宁夏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已突破300亿元,每年为当地农民带来约9亿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