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7-02 08:09 来源:北京日报
- 字号: 大 中 小
原标题:本市深化巩固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成效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今年将治理违建2000万平方米以上
本市治理违建力度不减,持续推进拆后利用。近日,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北京市深化巩固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成效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已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本市将力争通过两年左右时间,实现可拆的违法建设基本整治到位,其中2024年将治理违法建设2000万平方米以上、腾退土地1500公顷以上。
累计拆违约2.07亿平方米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获批以来,本市以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密云区为试点,开展了“基本无违法建设区”创建工作;自2021年至2023年,又在全市开展第一轮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三年行动,对存量违法建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摸排、整治。
数据显示,试点和第一轮创建三年行动期间,全市累计拆除违法建设约2.07亿平方米、腾退土地约255.2平方公里,同时构建了全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支撑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拆违腾退为复耕利用提供了宝贵空间。在顺义区马坡镇马卷村,约15公顷腾退土地纳入耕地保护空间范围,并于2022年底实现整地块恢复耕种。目前该地块冬小麦接近成熟,预计亩产量达800斤,整地块产量约18万斤。
拆违腾地利用一体化推进
从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到深化巩固创建成效,新的三年行动计划在保持治违力度不减的同时,更要做好“拆后利用”的后半篇文章。
根据新的行动计划,本市要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开展存量违建集中整治工作,其中,2024年治理违法建设2000万平方米以上、腾退土地1500公顷以上,2025年治理违法建设、腾退土地任务根据剩余规模和规划实施时序综合确定,力争通过两年左右时间,实现可拆的违法建设基本整治到位。进入“十五五”时期,按照规划要求,本市将加强对拆违腾退土地的监管,做到“违建不得重建,重建不能成为新的违建”。
以规划为引领,本市将对拆违、腾地、利用实行一体化推进。分圈层看,核心区和中心城区要重点补齐停车位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副中心和多点地区进一步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有序承接中心城区转移功能,生态涵养区以生态保护为主、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和生态服务型经济。
例如,在西城区金融街街道,近1400平方米违法建设拆除后,规划建设成便民停车场,60余个车位缓解周边居民以及到李大钊故居参观游客的停车压力;在海淀区西三旗街道,经过疏解腾退,由建材城转型升级后的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成为带动区域产业升级的新地标。
分类处置历史遗留无证建筑
一些无证建筑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新的行动计划提出,以街乡镇为试点单元,梳理一批土地权属清晰、经济和社会效益好、无安全隐患、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产业类项目,探索开展价值分析研究,全面摸清建筑承载功能业态、产值、地方财政贡献、吸纳就业人数及其他对地区发展贡献情况,进行综合效益排序并分类施策。
据了解,2022年11月,大兴区黄村镇芦城工业区没收建筑物处置项目已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完成交易,并取得不动产权证书,这是全市首个完成的没收建筑物入市处置案例。平谷区马坊工业开发区E04地块没收建筑物处置项目也通过北交所进行房屋产权及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目前也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处置历史遗留无证建筑时,将充分考虑建设行为发生时点和处置时点实际情况,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分类进行妥善处置。
12345热线是市民反馈违建线索的渠道之一。新的行动计划明确,要做好12345违建线索筛查处置,及时回应市民关切,对12345线索发现的违法建设及时分类处置到位,并加强主动治理,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陈雪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