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急需加快数智化转型升级-行业动态/企业发展-资讯-企多网
推广 热搜: 深圳  山东  机械  包装机  济南  包装  天津  手机电玩城  YG8C钨钢/YG8C板/YG8C棒/  Cr12Mo1V1日加热销, 

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急需加快数智化转型升级

   日期:2024-06-21     来源:中国质量报    浏览:4    评论:0    
核心提示:利润空间小 经营压力大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急需加快数智化转型升级A-A+□ 靖雯 本报记者 丁莹  近日,以数
 

利润空间小 经营压力大

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急需加快数智化转型升级

A- A+


□ 靖雯 本报记者 丁莹

  近日,以“数字智能,绿色供应链,高质量可持续”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绿色智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论坛在辽宁省朝阳市举办。会上传递的信息显示,当前,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面临着利润空间小、经营压力大的严峻挑战,急需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发展,培育并打造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行业产能、工业增加值均实现增长,但利润率却出现两位数下滑。”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秘书长祁学智在会上说。他分析认为,这种现状的出现,既与当前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对外贸易受阻有关,也与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有关,更与行业因原材料供应不足而导致的低价竞争有关。另外,近几年快速上马的几十个废橡胶综合利用热裂解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导致全行业经营压力更大。

我国是一个橡胶资源匮乏的国家,充分利用废旧橡胶不仅是对我国橡胶资源的有效补充,也是对废旧橡胶化害为利、变废为宝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已形成四大门类,即轮胎翻新、胶粉、再生橡胶和热裂解,其中,再生橡胶和胶粉利用在我国工业橡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提供的信息显示,当前,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虽然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压力,但面对欧盟、美国等更加严苛的环保要求及我国明确提出的“双碳”目标,全行业积极行动,推进绿色低碳及数智化转型发展,业内开始涌现出清洁生产示范工厂和智能工厂,其中的龙头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及机器人运用,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不仅如此,废橡胶再生产品也呈现出更安全、更环保、更多元发展趋势。

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理事长、朝阳华兴万达轮胎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光看来,尽管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当前全行业发展仍面临着3个突出问题:一是行业总量很大,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地位没有在产值和价格上体现出来;二是在综合利用上还存在一定的资源错配,资源化利用没有得到充分实现;三是再生产品应用仍以填料为主,其经济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再生产品应用是行业发展的落脚点和动力。没有再生产品的广泛应用,就不会有真正的绿色循环,就不会有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不会从根本上解决废旧轮胎黑色污染问题。”赵光表示。

业内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产生废旧轮胎约3.5亿条,折合重量约1200万吨,规范化处置量约2.2亿条,规范化资源化利用率占62%,远低于废塑料、废纸和废纺织品的利用水平。行业规范化建设还在路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世界各国愈发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以加大资源利用和产业升级换代步伐。我国仅今年3月至5月,就相继出台多项新政,从资金等方面对相关企业予以支持。这些政策法规不仅有助于规范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发展,加快其优胜劣汰步伐,也为行业新一轮发展指明了方向,即积极布局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筑牢绿色供应链,打造竞争优势,增强发展实力。此外,橡胶行业轮胎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也为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提供了商机。

针对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的发展现状,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徐文英表示,全行业要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加强上下游沟通,调整产品结构,避免恶性竞争,主动进行转型升级。同时,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以优质产品赢得市场。

本次论坛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主办,辽宁省北票市经济开发区和朝阳华兴万达轮胎有限公司承办,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废橡胶综合利用的企业、机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等近300多人参与。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和个人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微信支付宝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7028834号 | 51LA统计
Powered By QIDUOWANG Powered By QIND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