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规格更高 已向14个国家外宾发送邀请函
今年的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承办,大会以“智汇中德·融通发展”为主题,合作内容扩展至中德欧人才引进、技术交流、产业对接、园区合作、企业投资等多个领域,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全网向世界同步直播,倾力打造一场集对外合作、成果展示、宣传推广于一体的高水平国际盛会。
本届大会广泛邀请了欧洲等国嘉宾参会,向德国、英国、法国等14个国家外宾发送邀请函。截至目前,已确定将有外国前政要、驻华使节、国际组织负责人、企业代表、知名学者以及工信部、外国在华企业、国内知名企业的负责人等共计350名嘉宾出席大会。
本次大会整体上为“1+N”的形式。“1”,即是开幕式。届时将为双方中小企业、创意设计等领域合作机构揭牌,现场发布中德(欧)相关合作规划,并举行重大投资合作项目、链主与中小企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落地一批引领型合作成果。“N”,即是主场活动。包括中德(欧)合作系列主题展、主旨演讲和圆桌会议。其中,主题展包括中德合作历史展、高新优品展、保税甄选展、意大利手工业展等板块。主旨演讲将邀请德国“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线上)、上海德国中心负责人等4位嘉宾作主旨演讲。圆桌会议将组织“国际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发展”“城市与工业领域的双碳建设”“欧盟中小企业推介”等3场主题会议。
另外,还将于9月21日晚上,在超然楼前举行鲁锦风尚展,通过灯光秀、T台秀等形式,宣传推广鲁锦文化和鲁锦技艺。同时,还将于9月22日至10月7日,在大明湖北广场开展鲁锦展销活动,帮助更多鲁锦品牌和产品走向市场、走进消费者。
累计签约项目105个 协议总投资额近480亿元
山东是开放大省,是中德欧交流合作的重要参与省份。2022年,山东对欧出口总值超过2400亿元,其中对德出口465亿元,欧盟成为我省第三大贸易伙伴,德国更是山东在欧盟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山东与德欧产业的互补性强,这也是双方深化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本次大会累计参会企业超过2680家,签约项目105个,协议总投资额近480亿元。
为及时掌握最新情况,近期主动对接各市,征集与德欧已达成合作或计划签约的重点项目,点对点调度产业链重点企业与德欧合作情况,目前共梳理合作项目94个,总投资344.7亿元。其中,产业链配套合作项目25个,主要集中在绿色低碳、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这些高质量的合作项目将成为引领推动双方产业合作的重要动能。
在下步工作中,山东省工信厅将以这些重点项目为突破口,持续用好“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省市县靠上帮包、跟踪服务,着力发挥要素资源保障十条措施等政策撬动作用,加快推动项目建设落地,确保尽快形成增量。同时,紧盯“十强”产业,特别是“新三样”领域,联合策划更多具有牵引力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双方长远合作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获批6年 已落地企业1300余家
2017年5月,济南高新区临空经济区成为工信部在北方批复设立的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发布会上,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任广锋介绍,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获批6年以来,积极探索中德中小企业产业合作新模式、新途径、新举措,合作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值由76.9亿元、41亿元分别增长至219亿元、117.16亿元,实现了3倍左右增长。
如今,合作区已建成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中欧制造国际企业港、中欧智造港、中德创新中心、中德合作产业园等4个“园中园”,“中欧装备制造小镇”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目前,合作区已落地企业1300余家,集聚外资企业53家,规上企业130家,用工5万人,德国博世、大陆电子、福士汽车、汉格斯特、博马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蓬勃发展,AAT、PST等企业纷至沓来,17个世界500强项目、23个中国500强项目落地建设,合作区逐渐成长为制造业国际合作样板区。
未来,济南高新区将加快把合作区打造成为国家级中德(欧)合作战略平台、产业双向联动引领区、创新合作先行示范区和城市友好交流典范区,为全省乃至全国树立中德(欧)全面创新合作的示范标杆。
原标题:大咖云集 质量更高 形式更新 2023中德(欧)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大会9月21日22日在济举办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静 责任编辑: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