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产品典型代表的Q3D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是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面向数字城市建设提供的统一空间定位框架和时空信息服务。门户中心集资源中心、数据管理、服务管理、运维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具备资源预览申请、二次开发技术支持等能力。综合展示中心实现实景三维等海量二三维数据的集成化展示和应用。桌面中心提供数据汇聚和治理能力,打造了三维规划决策分析等业务化应用组件库,可横向扩展各类专题应用。移动端面向不同应用场景提供数据采集或领导工作用图等定制化APP服务,打造了地理信息泛在应用。平台在青岛市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应急、新城建CIM、自然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成效显著。
作为服务机构典型代表的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青岛有限公司,现服务客户2000余家4万余名员工,先后荣获省人力资源服务领军机构、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省服务名牌、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人力资源服务诚信示范服务机构、省人力资源机构成长创新项目、市级技术先进型商务服务企业、市规模提升商务服务企业、市服务名牌、市五星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市南区“最铁合伙人”、服务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入选中国对外服务工作协会、市人力资源行业协会成员、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联盟成员,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旗舰企业。
作为服务方案典型代表的“青银E链”是青岛银行与合作方实现平台系统对接,就供应链核心企业对其无争议应付账款的承诺并签发的电子债权凭证,为持有上述电子债权凭证的供应商提供无追索权保理融资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核心企业给予真实贸易背景形成的应付账款,在平台签发到期无条件兑付的电子化债权凭证,电子债权凭证持有人可根据自身经营需求发起融资申请、向上级供应商进行拆分转让、持有到期等,从而实现核心企业优质信用的输出、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近年来,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不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针对生产性服务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联合8部门出台实施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若干措施,先后培育两批18家市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在“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未来五年要打造“5+4”的服务业产业体系,“5”就是金融、物流、信息、科技、商务五大生产性服务业。
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力提升行动。围绕“充实一批优秀服务产品,培育一批优秀服务机构,遴选一批优秀服务方案”工作目标,制定《青岛市市级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建设导则》,会同各区市共建涵盖服务产品、服务机构、服务方案3类资源的市区两级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梯度支撑体系。
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支持力度。建立市级技术先进型商务服务企业库,支持商务服务企业规模提升,培育首批20家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和50家服务业创新型示范企业,年度累计兑现奖补资金3385万元。2022年,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469.2亿元,同比增长6.5%,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9.2%,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
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服务产品、服务机构、服务方案3类资源的政策辅导和宣传推广,进一步促进优秀服务产品创新开发、优秀服务机构建设发展、优秀服务方案实施应用,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支撑,树立两业深度融合新标杆。
信网4月12日讯(记者 郑倩楠) 近日,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公布青岛市2023年度市级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入库名单,确定80项资源作为第3批入库资源,其中服务产品31项,服务机构27项、服务方案22项,主要分布在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截至目前,市级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共有资源158项,其中服务产品61项、服务机构65项、服务方案32项,有效增强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