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那年,冯亦同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毕业后曾在南京市第九中学担任教师,后调入南京市文联文学协会工作,一生与南京文学紧密相连。
在南京文学史上,“文讲所”是重要的一章,它寄托着上世纪80年代南京文学青年的憧憬和努力。其时,冯亦同担任“文讲所”诗歌班负责人,为南京发掘培养了不少知名作家、诗人、编辑、主持人,极大程度推动了当时南京文学事业的发展。冯亦同也因此成为那代人的集体记忆。据了解,“文讲所”不但充分发挥文联联系广泛的工作职能,还紧密依靠社会力量,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能听到高校文科的理论课,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又能与作家、文学编辑面对面,从作家的创作体会与编辑们取舍稿件的意见中汲取真知、增长见识。
《名家笔下的南京》也是冯亦同为南京文学作出的一大贡献。这是一部现当代名家写南京的散文集,已成为一代人共同的记忆。选本即由冯亦同负责编辑,最后所选的49位作者52篇文章中,不乏蜚声久远、建树卓著的大家,也有不少仅在一定范围内成就其名者。据冯亦同生前介绍,这也正是这本选本的特色,“他们的文章多因为作者长期生活在南京,体验既深,观察亦细,故比那些走马观花的名人之作更宜于入选。”
在冯亦同的创作中,描写和讴歌南京的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每年12月13日,金陵警报长鸣。在国家公祭仪式上,青少年们肃立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齐声宣读《和平宣言》,向世界发出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的声音。《和平宣言》的作者正是冯亦同。他在生前表示:“‘和平’是永恒的主题,因为它建立在历史真实和人类信念的基石上,它也是时代发展最迫切、最根本的要求,一切真、善、美的创造所赖以生存的空间。”
深深缅怀!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