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法官,太感谢您了,跑了这么远寻找被告,帮我们企业省了公告费,还收回了这么多货款。”原告企业激动地对办案法官于涛说道。
辉南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于涛在若干起销售代理合同纠纷当中,充分体现司法为民原则,不辞辛劳寻找被告,完成法律文书送达,并将案件调解结案,获得赞誉。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原告公司来到法院起诉五起销售代理合同纠纷。经询问原告,被告都处于省外,且电话不接,住址不清晰,经过立案庭庭长于庭长深思熟虑,出发!寻找被告!按照每个被告住址,详细计划出发路径,精确到小时,尽可能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第一站:四川成都。该地有两个被告,但是于庭长到了本地,还是找不到二被告确切住址,故找到被告所在地法院协助查询被告住址,在互联网查询工商注册信息,找到二被告公司,有了确切住址,但是沟通调解仍然不愿见面,后进行电子平台立即送达,确定开庭时间,组织网上开庭。
第二站:四川金堂县。两个被告其中一被告担保人去世,另一被告被告债务人在河南省。
第三站:湖南汨罗。两个被告,均表示愿意调解,于庭长立即送达起诉材料,组织立案庭调解人员在辉南县本地连接被告网络进行网上调解,达成协议后,当天出具调解协议,当天结案!
第四站:河南信阳。寻找第二站债务人踪影,看到法官的到来,被告非常震惊,未曾想千里之外的法官能够找到自己面对面进行调解。于庭长向他介绍被告需要承担的权利义务,被告愿意接受调解,当场还款。
第五站:河南驻马店。一被告联系不上,但联系上被告母亲,在其母亲的协助下,与被告进行沟通,通过电子平台进行送达。
就这样,于庭长五天时间跨越三省,奔走在6300余公里上, 为涉诉企业寻找被告,身体力行的为企业精准服务,高效化解涉企纠纷,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减轻营商案件当事人的诉累,让企业安心经营,为创建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护航企业良性发展助一臂之力。
原标题:《优化营商环境|6300余公里三省五地寻被告,护航企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