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其中也不乏许多优秀的企业。但为什么只有李书福能够登上“中国汽车界风云人物”的榜首,并成功拿下了奔驰和沃尔沃呢,他究竟凭什么呢?
一、草根李书福的淘金之路
李书福出生于浙江台州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庭贫苦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高中毕业后就没有继续读书,而是选择了下海经商。拿着父亲给他的120元做起了照相生意,李书福自小在贫苦中长大,不怕苦不怕穷,豁得出去敢于拼搏,最终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淘得第一桶金之后,李书福再接再厉,将矛头瞄准了机械制造。但是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起初他到国营摩托车厂参观学习制造技术,对方的老总却直接扬言,这种技术私营厂根本做不来,让他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李书福不以为然,在一年之后竟然真的制造出了第一辆踏板摩托车。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汽车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摩托车生意做得正红火的李书福决定“造汽车”。这一决定遭到了周围人的反对。李书福跑前跑后也只是得到了一句“不可能”。但是他没有放弃,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一家濒临破产的汽车企业,第二年就生产出了第一辆“吉利豪情”汽车。
二、李书福收购沃尔沃
从“吉利豪情”问世后,吉利轿车就凭借着低价在国内汽车行业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国产汽车企业也似乎找到了突破口。在李书福的带领下,吉利跃居国内汽车排行榜第七名。但是好景不长,低价的吉利并不能保证汽车的品控,导致后劲不足,在售后出现了大量投诉等问题。李书福意识到,价格优势并不是长久的策略,吉利转型迫在眉睫。
作为全球知名品牌,沃尔沃汽车一直以其高安全性著称。但在被福特公司收购后,沃尔沃就进入了发展瓶颈。李书福曾经向福特公司表达想要收购的意愿,却被对方拒绝,甚至被国内的人嘲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过李书福没有放弃,在金融W机爆发之际抓住了机会,最终成功收购沃尔沃。
尽管如此,人们依然认为李书福承受不了福特公司留下的烂摊子。但是李书福凭借出色的领导能力和正确的战略计划,使吉利和沃尔沃实现了优势互补。不仅使沃尔沃从被收购之前的亏损状态变为盈利状态,还与吉利共同推出了领克汽车,不论在车型还是性能等方面都备受欢迎,带领吉利和沃尔沃更上一层楼。
三、成为奔驰最大股东
李书福带领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后,吉利在汽车行业内的名声大噪,但是李书福并不满足于此。紧接着吉利集团宣布,以90亿购入奔驰公司的股份,如此一来,李书福成了奔驰公司的最大股东。想要插手奔驰公司的大有人在,究竟为什么李书福能够成为那个拿下奔驰的人呢?
其实这和吉利公司本身的实力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收购了沃尔沃之后,更是在国内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外国投资者认为这是打入中国市场的一条捷径。其次李书福的个人魅力也是奔驰的母公司所看重的,李书福有魄力,有谋略,敢想敢做,选择这样的人作为最大的股东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结语
在新中国汽车制造发展40余年的浩瀚长河中,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而只有李书福拿下了奔驰和沃尔沃,并被称为百年汽车史的第一人。李书福出身于穷苦山村,身上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远大的谋略,能及时抓住机会,同时李书福十分注重吉利品牌的自身质量,只有注重自身的品牌效应,才能吸引更多资本,如此才能发展壮大。
您对李书福拿下沃尔沃和奔驰还有什么其他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