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成为现代艺术的一种,作为观赏对象,石自身的条件是依据和起点。景观石之美来源于其自身条件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石之内质,主要指其内部结构、质地。关于这一点,通过现代仪器可以测得一些矿物石构成成分的数据化指标,如摩氏硬度、密度、光泽、断口等等。
石之外观,指包括其形态、色彩、纹理在内,主要诉诸视觉的直观外在特征。一类是象物之美,形色纹理一定程度类似于某些能引发美感的具体形象。如象山峰、人、动植物、文字、艺术品等等自然物或文化物,这往往是景观石外观条件中最先也最容易打动人心的因素。例如笔者见过有绝似书法文字、写意花鸟、人物图乃至现代中国版图的石头,不由人不赞叹大自然天工与奇巧之美。
相对于以上提到的,另一些景观石,也是中国传统景观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并无任何它物可象,但却更彰显出石头自身之美,大有“我之为我,自有我在”之姿。应该说它们还是在一定层面符合了某些人类形式美的规律,才显得美。举石种为例显然不够全面和典型,但也试举两例:形态方面如太湖石的玲珑剔透;在色纹方面如雨花石、红河石的五彩斑斓。
除了人为改造的之外,这些来自“先天”的外在美资正如人之美丽容颜,是任何人无可争议的优厚条件。而且因为人人都有的爱美之心,形色是首先支配人心的因素,尤其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注重包装,迅速夺取市场),体现尤为明显。在安乐之时,形式美常常看似高于一切其它价值追求,但是,当生存危机之时,美形美色却往往是最先碎的东西,还很有可能转而成为众矢之的,这一点可比于历史上一些尤物与美人的命运,通常认为当时正是这些形式美的完美载体遮挡了人的视线,使其忽视了更为本质更应该关注的基本生存问题,埋下祸患。